羊瘪汤

广西特色美食
收藏
0有用+1
0
羊瘪汤是广西、贵州等地的苗族、侗族的特色美食,制作原料主要有肠、肚、血,就是把羊内脏、油、血、肝、肺剁碎混合煮熟再加胆汁的一种杂味汤。
羊瘪汤是居住在大石山地区苗族人家利用山羊的内脏制作的一道风味独特的佳肴,是苗家医治胃病的常用良药,也是接待宾客的上乘菜。山羊主食百草,其肉质营养丰富。十几年来在广西桂西北各县城大小餐馆都见到"羊瘪汤"的身影。
中文名
羊瘪汤
主要原料
肠,羊肝,肚
是否含防腐剂
主要食用功效
健脾胃
类    别
广西特色美食
调    料
盐、味精等
做法类型
原汁原味型;苦胆、泽兰味型;多味型

起源典故

播报
编辑
从前,有两兄弟,父亲在临终前对他们说:“看来我活不久了,我死后,你们要是没有什么祭我,就杀那只母羊吧。”不久,父亲死了,兄弟俩就把母羊杀掉给父亲送葬。因为苗族住在 高山,用水很困难,老大说:“哎,要水太辛苦了,干脆把羊肠、羊肚子的屎捏白拒出来了就煮算啦,反正煮熟了,人家也看不出。”于是,兄弟俩把羊肉和羊肠煮好了,请寨子里的人们来吃判催,有个人原来身体有病,他吃了这种肠肉愚宙茅后,不久病就好了。他很奇怪,问那两兄弟,兄弟俩只好把连屎也捏不干净就煮的羊肠告诉了他。他想:春天羊子吃的是嫩草,可能嫩草中有些是草药,病才好的,他把想法告诉人们,人们认为有道理。从那以后,再到春天,苗族同胞煮羊粉肠时都有意不挤不洗。垫笑促这种食甩洪背旋俗鸦想一直汗去遥传壳拔榜到现在。

加工过程

播报
编辑
“羊瘪汤”主要用料为羊的内脏即羊的肠、肚、血,羊肝也可。将羊宰杀后剖腹,然后取出肠、肚冲洗干净,但不能将羊肠里的脂肪全部除去。将肥肠编制成辫子状(俗称“羊辫肠”),如果肠子里的脂肪越多,“羊辫肠”就越鲜美。煮时视用量的多少配水,最好是用石山的深井水,一般一只羊的内脏用15~20公斤水即可,把羊内脏放到冷水锅中,然后放适量盐,待煮开后再放入羊血,等到后放的羊血熟后即可全部捞出。将煮熟的内脏切细或者剁碎,另放一个盆装,编成辫状的那节肠子千万不要剁碎,可切成4~5厘米长的辫肠节。汤水留在锅里保持一定的热量,这时的粗加工就宣告完成。
羊瘪汤

汤的配制及吃法

播报
编辑
“羊瘪汤”的口味按苗家的习惯吃法可按以下三种方法来配汤。
1.原汁原味型:什么佐料都不加根据食用量的多少,直接把热锅里的汤水舀到盛有肉料的盛器内即可食用。
2.苦胆、泽兰味型:就是在热汤里加入适量的猪苦胆、鲜艳的泽兰叶(药材)一小把(切细),使之有一些苦味和泽兰香味。这种羊瘪汤具有辅助治病和明目的功效。
3.多味型:这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决定的,有的人在汤里加八角、生姜、沙姜或者其他的草药。这是苗家“羊瘪汤”的变种,但在县城也很受欢迎。不管味道如何,配制时一定要留住羊味,不要让人感觉吃的是配料而不是“羊瘪汤”。
以上三种做法,不论哪一种,只要根据食客的多少将细肉料放到盛器内,舀上配制好的汤水,使之变成菜汤型即可。“羊瘪汤”既可单独食用,也可用来下酒,这是苗家接待客人的的第一佳肴。 [1]

医生研判

播报
编辑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政社区全科医生赵伟波:“现在人们什么东西都敢吃,或许‘羊瘪汤’只不过是入口的食物罢了,至于有什么功效,还真是不好说。”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医师孙令军称:“中医认为,吃东西是以形补形,‘羊瘪汤’取自羊的肠道,应该具有健脾胃的功效。如果是放养的山羊,吃的是山上的百草,也应该具有一些中药的功效,润肺滋肝等功效或许可能有。不过,现在很多山羊都是圈养的,很难保证它小肠里未消化的东西就是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