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酋猴

猴科猕猴属动物
收藏
0有用+1
0
藏酋猴是灵长目猴科猕猴属哺乳动物,又称四川短尾猴、大青猴。 [18]身体粗壮;尾巴短,不超过体长的1/10;体被疏而长的毛发,背部色泽较深,腹部较浅,头顶上的长毛从中央向两侧披散开;在面颊上和下巴上都生有浓密的须毛。雄性脸部皮肤为肉色,眼围白色;雌性的脸部带有红色,眼围粉红色;脸部颜色随年龄而不同,幼年白色,性成熟时呈鲜红色,老年时变为紫色、黑色。 [19]寿命为20—25年。 [20]
藏酋猴仅分布于中国,主要见于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地。 [21]栖息于多石壁的高山森林,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栖息地海拔400—2500米。集群生活。昼行性,喜地栖生活,晚间亦多栖于岩洞或岩崖。杂食性,主要以各种植物的叶、果实、茎、花和根为食,有时也取食昆虫、蜗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雌猴性成熟年龄为4—5岁,发情期多在秋季,怀孕期6个月,产仔时间集中在3—7月,每胎产1仔,幼仔约在半年后逐渐离开母猴独立活动。 [19]
藏酋猴是中国特有种。 [22]因栖息地破坏、猎捕导致数量减少。 [20]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23]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近危(NT)物种。 [24]
中文名
藏酋猴 [15]
拉丁学名
Macaca thibetana
别    名
毛面短尾猴四川短尾猴大青猴毛面猴青猴马猴
外文名
英文 Tibetan Macaque, Milne-Edwards’ Macaque, Père David's Macaque, Short-tailed Tibetan Macaque
法文 Macaque du Thibet
西班牙文 Macaca Del Tibet
藏酋猴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亚    种
4亚种 [6]
命名者及年代
(Milne-Edwards, 1870)
保护级别
近危(NT)IUCN标准、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同义学名
Macaca pullus (Howell, 1928)

动物学史

播报
编辑
2005年该物种有几个亚种已被识别(Groves),尽管Groves在2001年将该物种视为单型种。但截止2023年1月IUCN没有评估任何亚种,等待分类单元的修订。ITIS将其列为单型种。 [7] [14]

形态特征

播报
编辑
藏酋猴体形较为粗大,雄兽的体长为61-72厘米,体重14-17.5千克,尾长8-10厘米;雌兽的体长为51-62厘米,体重9-14千克,劝体户尾长4-8厘米。有一对大的犬齿,雄兽的脸部为肉色,眼围为恋枣挨白色,眉脊有黑记润色硬毛;雌兽的脸部带有红色,眼围为粉红色。全身披着疏而长的毛发,背部色泽较深,腹部颜色较浅,头顶常有旋状项毛。 [2]
颜面随谅匪乐年龄不同而异色,性成熟时呈鲜红色拜凶臭,进入老年时变为紫色、肉色、黑色。雄猴头部深棕色,背为棕褐色,靠近尾基黑色;腹面及四胶内侧淡黄色,四肢外侧及手、脚的背面棕色。 [2]
雌猴的毛色浅于雄猴。幼体毛色己润浅褐。尾短,不谜拘迎超过10厘酷删凶备米。雄兽的阴茎龟头短而且呈圆锥状。 [2]
藏酋猴藏酋猴藏酋猴藏酋猴藏酋猴藏酋猴藏酋猴藏酋猴藏酋猴藏酋猴藏酋猴藏酋猴藏酋猴藏酋猴藏酋猴藏酋猴藏酋猴藏酋猴藏酋猴图片藏酋猴图片
藏酋猴

栖息环境

播报
编辑
栖息地海拔高度1500-2500米。主要生活在高山深谷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或稀树多岩的地方。栖息场所固定,晚间多住岩洞或岩崖,有时也上树过夜。分布的垂直海拔区间是400-1900米以上。 [3]

生活习性

播报
编辑

迁移

藏酋猴在四川峨眉山的亚种,被称为“峨眉猴”。这猴不惧怕人类,能与游人和平相处。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峨眉猴”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而且随着峨眉山旅游公路和客运架空索道的开通,有的群体开始了“历史性”的大举迁移,扩大领地达60多平方公里,有的甚至活动在海拔较高的主峰“金顶”一带。游客在山上投宿,如果防范不严,没有注意关严窗户,有时房间里就会突然出现许多“不速之客”,它们聚集在床上、板凳上、桌子上、地板上,翻箱倒柜,闹个不停。 [4]
藏酋猴大举迁移的原因据有关人士分析可能有以下方面。其一,峨眉山对外开放以后,进山的游客越来越多,“峨眉猴”也逐渐吃惯了“嗟来食”,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再也不愿意费力寻找野食充饥。过去由于交通原因,游人均为徒步游山,它们就聚集在半山腰游客登山必经的路上等候,以游客的“赏赐”为生。游客大多坐汽车转缆车直上“金顶”,使藏酋猴聚集地的游人骤减,使沿途乞食喜凑热闹的“猴儿们”也感到了生存威胁,便随之改变了栖息地点,向山顶一带迁移;其二,徒步上山的游人,主要是一些来朝山拜佛的香客和居士,他们所带食物“猴粮”多为粗食,而坐车上山的游人则以度假或旅游的人士居多,他们携带的“猴粮”不仅种类较多,而且也比较高级,整日索食的藏酋猴吃惯了“美味佳肴”,口味也在日渐提高,使得它们哪里有好吃的就往哪里跑;其三,藏酋猴内部的“领地”之争也不断发生,各个群体“部落”之间时常因为争斗、争食、争好食而引起的战事不断,结果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落荒者只得另辟领地。 [4]
峨眉山的藏酋猴扩充领地是喜是忧,人们的看法不一。有的动物专家认为,根本就不宜向野生的藏酋猴人为投放食物,而应该帮助它们“自食其力”,从而减少它们对于人类依赖的“勇气”与“信心”,否则照此下去,天长日久,野生藏酋猴的消化功能势必受到严重的影响,其自然的性情和生活习性也会随之“恶变”,抵抗力会减弱,也极不利其繁衍生息,到那时,也许就会“猴将不猴”了。但热衷于开发旅游业的人士大多认为,四方香客,八方游人都万分“钟情”于峨眉山的“灵猴”,愿意“孝敬”“猴居士”,将此作为游山的一大乐趣。藏酋猴将活动区域扩大,可以使更多的游人感受这种“人猴相亲”的欢乐场面,实在没有必要去改变。不过,也有人以群体繁殖过快,有些“流氓猴”的恶作剧使游人受到受害等为由,捕捉了很多藏酋猴在山下进行人工饲养,为游人提供逗乐、照相等服务,同时也能取得一些收入。 [4]

习性

群栖,由十几只或20-30只组成,大群可达百余只。每群有1-3只成年雄猴为首领,遇敌时首领在队尾护卫。喜在地面活动,在崖壁缝隙、陡崖或大树上过夜。 [1]

食性

杂食性,但以植物为主,以多种植物的叶、芽、果、枝及竹笋为食,兼食昆虫、蛙、鸟卵等动物性食物,有时到农作物区取食。 [1]

分布范围

播报
编辑
分布于中国25-33°N,102°30'-119°30'E;该范围向南延伸至北纬23°48'、约东经110°的广西,最西达四川西部和西北部的长江峡谷(Groves2001年)。 [7]
藏酋猴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中国中部地区,东至浙江、福建,东南部江西九江湖口县,西到四川,北达秦岭南部,南界为南岭。在西藏分布于察雅、江达、贡觉、芒康等地。 [5] [9]
贵州全省9个地、州、市中,有7个分布有藏酋猴,即铜仁地区、黔东南州、黔南州、六盘水市、安顺地区、毕节地区和遵义市。其中主要集中分布在铜仁地区的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遵义市的赤水市,其它地方多为少量的零星分布。具体为:铜仁地区:松桃县、印江县、江口县;黔东南州:雷山县;黔南州:瓮安县、贵定县、福泉市、龙里县、平塘县、荔波县、三都县;六盘水市:水城县、盘县特区;安顺地区:普定县;毕节地区:织金县;遵义市:赤水市、习水县、务川县、正安县、道真县、桐梓县;贵阳市:修文县和清镇市。
2022年12月,湖南南山国家公园金童山片区首次拍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酋猴活动影像。 [11]
藏酋猴分布图 [7]

繁殖方式

播报
编辑
藏酋猴性成熟期雌性略早于雄性,4-5岁时发情,一年中都可见到有交配现象,但其高潮期多在10-12月。孕期约5个月,次年3-5月产仔,一般每胎产1仔,偶产2仔。哺乳期为4-5个月。 [1]

亚种分化

播报
编辑
藏酋猴(4亚种)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藏酋猴华南亚种
Macaca thibetana esau
(Matschie, 1912)
2
藏酋猴贵州亚种
Macaca thibetana guiahouensis
Wang and Jiang, 1996
3
藏酋猴黄山亚种(黄山短尾猴
Macaca thibetana huangshanensis
Jiang and Wang, 1996
4
藏酋猴指名亚种(峨眉藏酋猴
Macaca thibetana thibetana
(A. Milne-Edwards, 1870)
[17]
注:亚种分化尚待确定。 [7]

保护现状

播报
编辑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ver3.1——近危(NT)。 [7]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13]

种群现状

藏酋猴是中国特有种,由于人类开垦导致阔叶林遭到破坏,使藏酋猴的生存区域日渐狭窄,在武夷山猫儿山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尚有一定数量。迄今未有数量调查,但据了解,数量较多的县可上千,一般县仅几群,约一、二百只,少的县仅几十只。据此,估计该种的种群数量当有一万只以上。 [1]

致危因素

由于藏酋猴栖息于山区,秋季常以作物为补充食物来源,故常把它们列入害兽予以防除。 [1]

保护措施

藏酋猴已被列为中国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由于种群数量日趋减少,主管部门已注意到严格控制批准捕获,尤以像卧龙等自然保护区境内的藏酋猴已严禁猎捕。贵州的梵净山、雷公山两个自然保护区内有分布。 [1]
2022年9月,东安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发现监测位点布设的红外相机首次拍摄到多段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藏酋猴珍贵活动影像。 [8]
2022年12月,江西九江湖口县大垅乡联丰村发现一只野生藏酋猴,县林业局野保工作人员称在湖口县境内发现尚属首次。当地已聘请专业巡护员进行食物投喂。 [10]
2023年1月,炎陵县桃源洞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摄像机时,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酋猴活动影像。这是近10年来,炎陵首次通过视频影像记录到藏酋猴。 [16]
藏酋猴是所有猕猴属中了解最少的种。应当对加强该种的调查工作,对其种群数量、生境条件和分布区的现状进行深入了解,提出合理、现实的保护行动计划。四川省规划今后将增建的15个自然保护区,其中瓦山、贡嘎山、瓦灰山等六个区应有藏酋猴分布。主管部门应严格控制批准捕获,同时注意加强宣传教育。还应加强生态学的研究。并对数量较多的地方注意地方经济与自然保护的协调发展。只有十分必要时,可考虑在科学基础上开展饲养发展项目,进行驯化繁殖,合理利用。 [1]
  1. 1.
    加强宣传教育:以有关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及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保护管理计划,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全社会都认识到保护藏酋猴的重大意义,特别是藏酋猴的产区要做到家喻户晓。
  2. 2.
    协调动物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关系:在社区开展自然保护意识教育,提高群众保护意识,改变靠山吃山的旧思想,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减少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性。并扶持当地群众发展经济,给村民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缓解对森林资源及其藏酋猴生存的压力。
  3. 3.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保护区的藏酋猴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有效保护,但对其生态生物学方面的资料至今尚缺系统研究,应积极寻求国内外有关院校、科研机构、国际保护组织的专家合作,引进人才、技术开展科学研究。 [1]

发现历程

播报
编辑
2024年4月,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新店镇大湾村村民在当地板栗山山林间发现一只野生猴,便用手机拍摄记录下来。经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视频辨识鉴定,该野生猴是一只藏酋猴。这是玉屏第一次发现藏酋猴的踪迹,根据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初步判断,该藏酋猴可能是被驱逐出群了,后续将保持对它的保护观察。 [25]